1. 財政政策應明確轉向
建議改變傳統思維定式,在保持合理的基礎設施、民生工程等“硬件投資”的同時,把支出重點轉到“軟投資”,即改善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擴大人力資本、減輕企業負擔,改善收入分配,間接促進居民收入和消費提高。這些手段都屬于積極財政政策,都能擴大總需求,而且有利于結構再平衡、促進生產率提高和中長期持續增長。
擴大公共服務,要雪里送炭而非錦上添花,重點改善教育醫療服務不足地區和人群的服務條件,促進公共服務均等化,改善農民工子女教育。擴大社會保障,重在落實全覆蓋,推進戶籍改革和農民工市民化。這些事情現在已經在做,但有些地方積極性不高,需要加力推動。
減輕企業負擔,應以普惠政策代替特惠政策,重點減輕企業過重的社保繳費負擔。目前企業應繳五險一金超過工資總額的40%,參考發達國家經驗,建議至少由承擔其中10%,使企業繳費降到30%或以下。這將惠及所有企業,減負近萬億元,激發市場活力、擴大社保覆蓋。
擴大小微企業減稅范圍也應考慮。目前部分小微企業所得稅減半政策和暫免增值稅政策估計各減了幾百億元,只覆蓋微型企業的一小部分。如果暫免全部微型企業的增值稅,估計有6000億元減稅效果,惠及600萬家微型企業和上億就業者。
我國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水平很低,2013年月人均養老金僅81元,不到職工養老金的1/20,也有必要提高。
為積極財政政策籌資,主要是化無效資金為有效資金。第一用好反腐帶來的財政結余和歷年沉淀,第二改善支出結構,減少不必要支出。推算我國實際行政經費占財政支出的23%,比例高出發達國家一倍。每減少1個百分點,就可以節約1500億元。無效的投資也應盡量減少。第三建議清理各種影響公平競爭的產業優惠政策,目前這類支出巨大,效果不佳。第四結合混合所有制改革出讓一部分國企股權。第五推進資源稅改革和針對壟斷利潤的稅制改革。必要時還可以擴大國債發行,短期增加一點財政赤字。
通過改善公共服務、社會保障和改善企業經營環境,爭取未來幾年使最終消費占GDP的比重每年回升、資本形成每年回落1-2個百分點,幾年內有效減少結構失衡,十年使居民消費回升到GDP的48%-50%,資本形成回調到35%左右。
在硬件投資方面,除合理的高鐵、民生、環境項目外,建議在適宜地區規劃發展中短距城際鐵路網,促進城市群發展。這既能帶動需求,也會改善城市布局、疏解特大城市人口壓力,并減少空氣污染。
2. 慎用貨幣政策,化解金融風險
2014年M2增速12.2%,比GDP增速高約5個百分點,貸款增加9.8萬億元,已經不低。近幾個月又兩次降息,今年1月人民幣貸款增加2萬億元,信貸明顯趨松。當前的物價走低,并非傳統意義的通貨緊縮,并非因為流動性不足,而是產能過剩引起過度競爭,導致價格下行。同時已積累的大量不良債務拖累了正常的企業信貸業務。
這種情況下,繼續用貨幣信貸政策刺激經濟,流動性會更多進入股市和房市,擴大泡沫;短期對實體經濟效果有限,中長期有害,會增大衰退風險;應慎之又慎。社會上要求繼續降息降準、寬松貨幣的呼聲,部分反映了從局部利益出發的短期考慮,部分來自一些經濟學家囿于傳統經濟學理論的習慣思維,對經濟深層結構問題和巨大風險認識不足。建議慎重對待此類意見,切實保證未來貨幣政策穩健中性。
巨大的債務隱患不除,未來危機風險會越來越大。除了“貸轉債”的置換,建議對銀行呆壞賬組織檢查和分類分批清理,首先處理沒有經濟和社會效益的呆壞賬投資項目、勢必成為過剩產能和閑置資產的項目,停止對持續虧損企業貸款、補貼和其他政策優惠。對于有社會效益,但償債能力差的基礎設施等投資項目,可以區別情況處理。清理必然導致一些無效項目下馬、一些虧損企業倒閉,對經濟的短期影響不可避免,近一兩年要容忍更低的增長率,但這正是為了避免未來更大的危機和長期衰退。需要的是把握清理方式和節奏,既清除隱患,又避免過大震蕩;用“慢放氣”而不是“大崩盤”的方式消除泡沫。
3. 推進財政改革,消除失衡根源
上述宏觀政策旨在實現結構再平衡和增長可持續,但如果沒有改革的推進,不該花的錢減不下來,該花的錢就沒有資金保證。改善支出結構,要靠改革財稅體制和行政體制,從制度上予以保障。
近一時期的大力度反腐減少了各級的三公消費和其他不合理支出,但財政體制改革相對滯后,結果省下來的錢仍難用在刀刃上。例如截至2014年11月,全國財政性存款已達4.8萬億元,但年底突擊花錢的傳統機制沒有變,到12月底就驟減至3.5萬億,一個月突擊花掉1.3萬億。從財政收支數據看,12月財政支出2.5萬億,比以往月份多花了一倍,年底赤字1.1萬億元。
因此,只有從制度上改變支出結構不合理和敞口花錢的狀況,才能保證財政政策轉型,解決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多年來未解決的問題。
一、通過證券官網查詢
1.打開你所用證券投資官網,在頁面上方找到“”。
2.點擊“”,在頻道頁面上方找到“行情”。
3.點擊“行情”,你將看到下面“行情中心”的頁面。在左邊找到“可轉債”。
4.點擊“可轉債”,你將看到已經上市交易的可轉債行情列表。
5.點擊某一可轉債,你將看到這個可轉債的具體行情。
二、通過手機證券客戶端查詢
打開你所使用的手機證券客戶端,依次點擊“交易”——“資金持倉”。點擊已經上市的可轉債,它的下方將會出現“行情”。點擊“行情”,你就看到這個可轉債的具體行情。
擴展資料
可轉換
可轉換是持有人可按照發行時約定的價格將轉換成公司的普通股票的。如果持有人不想轉換,則可以繼續持有,直到償還期滿時收取本金和利息,或者在流通市場出售變現。如果持有人看好發債公司股票增值潛力,在寬限期之后可以行使轉換權,按照預定轉換價格將轉換成為股票,發債公司不得拒絕。該利率一般低于普通公司的利率,企業發行可轉換可以降低籌資成本。可轉換持有人還享有在一定條件下將回售給發行人的權利,發行人在一定條件下擁有強制贖回的權利。
上海證券交易所:http://www.sse.com.cn/sseportal/webapp/datapresent/ZQSearch1Act?reportName=BizCompZQSearchRpt&BOND_CODE=&BOND_NAME=&page_flag=2
深圳證券交易所:http://www.szse.cn/main/marketdata/jypz/kzz/
行情您可以單擊前面數字代碼